Monday, August 2, 2010

老年性黃班點病變

何謂老年性黃班點病變?
老年性黃班點病變(AMD)是一種慢性疾病,是視網膜黃班部退化的表現。黃班點是位於視網膜感光細胞層中央, 負責最重要的中央視力。老年性黃班點病變主要是由於粒狀沉積物存留於黃斑點,及不正常的血管在黃班區生長,引致黃班點出血和液體滲漏, 因而令中央視力受損,並形成疤痕。AMD是五十歲以上之人士導致失去中央視力的主要原因; 隨著年齡增加,發病機會也相應增加。 

風險因素
最大的風險因素是年齡,其他危險因素包括:
1.吸煙:吸煙會增加患老年性黃班點病變機會三至四倍
2. 肥胖:研究報告顯示,肥胖與病情惡化是有聯繫。
3. 家族史:如家族有成員患上老年性黃班點病變,患上此眼疾的機會相對地較高。
老年性黃班點病變的分類
1. 乾性黃班病變:常見的症狀是輕微視力模糊。目前尚未有根治的治療方法。
2. 濕性黃班病變:不正常的血管在黃班點生長。這些新血管是非常脆弱、容易出血及滲漏。病徵包括視物變形,視野中心有暗點,視力突然驟降。 

老年性黃班點病變的治療
治療方案是因個別需要而定,目的是減慢惡化速度。病人亦可透過輔助儀器盡量使用僅存的視力。
1. 激光治療法:激光手術目的在使用激光摧毀脆弱及滲漏血管,使病變血管減退或防止其增生,避免新生血管穿破滲漏引致黃班點出血及水腫,從而防止進一步的視力喪失。
2. 光動力療法 : 光動力療法主要作用是保存現有的視力或減慢損失。治療 時,首先把光動力療法的Verteporfin 藥劑注入血管內,大約十五分鐘後,醫生會用一種特定的激光照射83秒,活化積聚於眼底不正常新生血管內的藥劑,破壞患者眼底的異常血管,並把它們封閉,減 少血液和液體的滲漏。病人平均需要在一年內接受二至三次治療。
3. 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注射 : 通過玻璃體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可用於治療濕性老年性黃班點病變致脈絡膜新生血管。通過特異性阻斷可以減少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和使異常的血管衰退。亦可以使新生血管的生長停止,而減低血管滲漏及出血, 使視力得到提高。病人平均需要在一年內接受五至八次治療。 

詳情可瀏覽香港中文大學    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網頁或致電2762 3168查詢。
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
賴旭佑副教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