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型餐飲業集團
Darden集團創辦於1968年,經營全美各州超過1700間不同類型餐 館,包括Red Lobster(紅龍蝦)海鮮餐館, Olive Garden意大利餐館, Bahama Breeze加勒比海風味酒吧and Seasons 52高級西餐館。所聘用員工接近17萬名。集團總部設於中佛州奧蘭多市,海外雖然有餐館分店,但都非並由Darden集團直接操縱運作。集團創辦人 William (Bill) Darden於1968年開設首間Red Lobster(紅龍蝦)海鮮餐館在佛州Lakeland,他稱當年構思了一個生意概念,在一個非近海岸線的內陸位置開辦海鮮餐館,於是選擇 Lakeland這個位於佛州內陸地方來將的概念付諸實行。結果Red Lobster海鮮餐館大受歡迎,在1970年開了另外三間分店。可是當獲取利潤之際,由於公司缺乏貨源(海鮮和食品)作未來發展計劃,William Darden決定將其下公司售予大型食品供應商General Mills。General Mills集團將該等連鎖餐館升級至更加親切和家庭化的形象,將公司總部設立於中佛州奧蘭多市,並任命William Darden為公司總裁。在General Mills集團經營下的Red Lobster海鮮餐,在1985年成功地開辦了400家分店。Darden集團最新近投資項目為耗資14億元購入Rare Hospitality International, Inc.
1982年在奧蘭多市開設首家Olive Garden意大利餐館,1989年由General Mills集團接管再增開145間分店。以加勒比海風味作為主題的Bahama Breeze消閒酒吧創辦於1996年。以體育運動酒吧為主題的Smokey Bones燒烤風味酒吧創辦於2000年,餐館內裝設大量電視機供食客一邊喝啤酒,同時間欣賞各類型體育節目。高級品味西餐館Seasons 52創辦於2003年,構思是每年有52個星期,每星期轉換一次菜單因而命名“Seasons 52”,構思本是很理想,很可惜經營上廚房內外無法得到配合,據聞已取消每週轉換菜單,取而代之強調其食品新鮮和有少於475種類供食客選擇。
高估中餐烹調運作容易
美式飲食大集團計劃開設連鎖式餐館動輒都投資過百萬元,每項事前都經過詳細策 劃研究,選址開舖都是人流多的旺區,裝潢花費絕非平宜,賣手入貨都不選平宜低質貨品,廚房內外員工一應俱全,廣告宣傳花費更不惜工本。基於上述種種有利因 素,因何都會失誤於運作在一間中餐館之上呢?
1990年集團構思開辦了51間連鎖式中餐館China Coast(中國海岸),聘用為數不少的華裔人士協助餐館的廚房內與外的工作。可惜短短5年壽命便結束了這51間連鎖式中餐館,究其原因是幕後太低估了中 餐館之運作是可以跟其他西餐館業務相同和容易。熟悉烹飪的都明白到需要弄一頓中式晚餐遠較西菜來得多工序,試問又怎可以西餐館流水作業式經營手法套用中餐 館經營之上,再者China Coast選用的原材料都不是便宜,成本貴則利潤自然不能跟同業其他中餐業者競爭。再加上中式快餐店開設成行成市,大都價廉經濟,可惜水準好壞參半,結果 為中餐帶給美國食客的印象是,認定美式中餐屬於快餐的一種,食客大都不願意支付較昂貴的價錢來享用其他廉價快餐店有售之磨菇雞片,豬肉撈麵,芥蘭牛肉和甜 酸肉等普通中餐。Darden集團以利益為大前題,唯有忍痛結束這個中式連鎖式餐館計劃。
經濟問題導致餐飲業者經營成本增加,中式快餐業向來只懂得以價廉以作吸引顧客 之道,在無法增加菜單上之售價時,唯一可以做的便是省減成本著手,選用較平宜的烹飪材料自然無法避免,您猜食客可會察覺到呢?當那位食客不再光顧時,您便 會清楚答案了。食客對中菜再提不起興趣時,經營規模較大的餐館業者較快餐業者苦得多了。因此具規模的中餐業者都鑽研新口味和高檔次的菜餚,以吸引懂得享受 真正中國菜的食家。
有部份華裔餐飲業者跟風轉營近年十分流行的日本料理和泰式餐館,全因該等餐館並沒有採用自相殘殺式減價促銷等搶客模式來經營,目前仍有可生存的空間,可是到大伙兒又再一窩蜂鑽進同一個飲食種類爭食時,相信大家都可預見結果會是如何?
在美國經營中餐行業,隨了一切必須要遵守的法例和餐館的出品水準外,還需要宣 傳及形象包裝,選擇一間有水準及可提供多類型媒體的廣告公司提供專業的服務,將中餐包裝得比美西式餐館形象,再加上吸引顧客光臨的訊息傳播。僅記廣告宣傳 絕不會是一次便可以收效的奇蹟,看美國各大小具備知名度的餐館,都不停地做花錢做廣告宣傳便是因為要保持形象,知名度和吸引力。宣傳更要保持新鮮感,顧客 對於一些全年不變的廣告,通常會視而不見,只有在他們對該等服務有需要或有興趣時方會尋到該等廣告。“合作宣傳”同時間可以將有限資源用於傳遞中餐亦擁有 非常健康的正面訊息帶給顧客。
*註:美國集團式經營連鎖中餐館目前還有PF Chang,創辦於1993年,全國有許多分店,餐館走高檔模式經營,豪華裝潢配以兵馬俑陳設,廚房騁用南美裔廚師主理,吸引高品味喜愛中國餐食客。集團 另外經營連鎖式中餐館Pei Wei Asian Diner,以大眾化價錢及半自助形式經營,廣受年青食家歡迎。筆者品嚐過上兩家餐館,裁定他們弄的都不是正宗中國餐,可是他們有部份菜餚是其他中國餐館 沒有的,像生菜包等便是很不錯。
*註:另一家華裔集團經營的Panda Express熊貓中式連鎖快餐店,從以往只設店在購物商場內,到目前越開越多的獨立分店,以鮮明形象及宣傳攻佔本地中餐業市場。
*註:獨立經營的中餐業者,吸引顧客之道自然是提供集團式經營無法提供的口味,如點心和海鮮等。還有的是那一份正宗的華裔大廚手藝。
8千萬元售出其下連鎖餐館業務
華裔餐飲業界團結自強
奧蘭多特約記者Gary Lau
全
球最大型餐飲業連鎖集團Darden集團12月4日宣佈出售其下連鎖餐館Smokey Bones Barbeque &
Grill燒烤風味酒吧,收購者為Barbeque Integrated Inc.,位於Boca Raton的Sun Capital
Partners Inc.,作價8千萬元成交!Sun Capital Partners Inc.旗下擁有的連鎖餐飲業有Boston
Market, Fazoli's, Friendly Ice Cream, Sweet Tomatoes, Chevy's Fresh
Mex及其他各類餐館等。
Darden
集團早於本年5月便對外宣稱會關閉全國50間Smokey
Bones燒烤風味酒吧,並同時計劃出售另外的73間牛扒屋分店。筆者早於5月份時便已收到消息關於牛扒屋即將關門的消息,筆者偶爾也會光顧該餐館吃午
膳,某天筆者到訪位於東奧市Waterford Lakes Town
Center的牛扒屋用膳時,該分店待應表示確實有部份分店關閉,仍在經營的都是生意不俗的分店。Smokey
Bones牛扒屋乃Darden集團第三大連鎖餐館,僅次於Red Lobster(紅龍蝦)海鮮餐館及Olive
Garden意大利餐館。據Smokey Bones燒烤風味酒吧高層職員表示,管理部門仍會保留在中佛州,而出售的餐館將會保留原有名字Smokey
Bones繼續營運。一盤賺錢的生意又有誰人會出售呢?洋餐館業的商業競爭遠較華裔餐館來得為劇烈,兩者唯一之分別是良性競爭與惡性競爭。洋餐館絕少用鬥
平宜來爭客,相反會提供更優質與較佳服務水準來吸引顧客光臨。
創業40年經營有道Darden集團創辦於1968年,經營全美各州超過1700間不同類型餐 館,包括Red Lobster(紅龍蝦)海鮮餐館, Olive Garden意大利餐館, Bahama Breeze加勒比海風味酒吧and Seasons 52高級西餐館。所聘用員工接近17萬名。集團總部設於中佛州奧蘭多市,海外雖然有餐館分店,但都非並由Darden集團直接操縱運作。集團創辦人 William (Bill) Darden於1968年開設首間Red Lobster(紅龍蝦)海鮮餐館在佛州Lakeland,他稱當年構思了一個生意概念,在一個非近海岸線的內陸位置開辦海鮮餐館,於是選擇 Lakeland這個位於佛州內陸地方來將的概念付諸實行。結果Red Lobster海鮮餐館大受歡迎,在1970年開了另外三間分店。可是當獲取利潤之際,由於公司缺乏貨源(海鮮和食品)作未來發展計劃,William Darden決定將其下公司售予大型食品供應商General Mills。General Mills集團將該等連鎖餐館升級至更加親切和家庭化的形象,將公司總部設立於中佛州奧蘭多市,並任命William Darden為公司總裁。在General Mills集團經營下的Red Lobster海鮮餐,在1985年成功地開辦了400家分店。Darden集團最新近投資項目為耗資14億元購入Rare Hospitality International, Inc.
1982年在奧蘭多市開設首家Olive Garden意大利餐館,1989年由General Mills集團接管再增開145間分店。以加勒比海風味作為主題的Bahama Breeze消閒酒吧創辦於1996年。以體育運動酒吧為主題的Smokey Bones燒烤風味酒吧創辦於2000年,餐館內裝設大量電視機供食客一邊喝啤酒,同時間欣賞各類型體育節目。高級品味西餐館Seasons 52創辦於2003年,構思是每年有52個星期,每星期轉換一次菜單因而命名“Seasons 52”,構思本是很理想,很可惜經營上廚房內外無法得到配合,據聞已取消每週轉換菜單,取而代之強調其食品新鮮和有少於475種類供食客選擇。
高估中餐烹調運作容易
美式飲食大集團計劃開設連鎖式餐館動輒都投資過百萬元,每項事前都經過詳細策 劃研究,選址開舖都是人流多的旺區,裝潢花費絕非平宜,賣手入貨都不選平宜低質貨品,廚房內外員工一應俱全,廣告宣傳花費更不惜工本。基於上述種種有利因 素,因何都會失誤於運作在一間中餐館之上呢?
1990年集團構思開辦了51間連鎖式中餐館China Coast(中國海岸),聘用為數不少的華裔人士協助餐館的廚房內與外的工作。可惜短短5年壽命便結束了這51間連鎖式中餐館,究其原因是幕後太低估了中 餐館之運作是可以跟其他西餐館業務相同和容易。熟悉烹飪的都明白到需要弄一頓中式晚餐遠較西菜來得多工序,試問又怎可以西餐館流水作業式經營手法套用中餐 館經營之上,再者China Coast選用的原材料都不是便宜,成本貴則利潤自然不能跟同業其他中餐業者競爭。再加上中式快餐店開設成行成市,大都價廉經濟,可惜水準好壞參半,結果 為中餐帶給美國食客的印象是,認定美式中餐屬於快餐的一種,食客大都不願意支付較昂貴的價錢來享用其他廉價快餐店有售之磨菇雞片,豬肉撈麵,芥蘭牛肉和甜 酸肉等普通中餐。Darden集團以利益為大前題,唯有忍痛結束這個中式連鎖式餐館計劃。
鷸蚌相爭誰人得利?
華裔餐飲業者可會沾沾自喜以廉價充斥市場來擊敗西洋大集團對手?事實上並非這
樣,中餐業者最大的競爭對手是龐大的西洋餐飲業者。試問那有一個美國人可以一年365天都吃炒飯?相對地他們可以每天都吃漢堡包與簿餅,還有意粉及牛扒等
選擇。炒飯平宜得可以跟只售2元的漢堡包較量?華裔常說多吃漢堡包與簿餅不健康嗎?西方傳媒曾經多次廣泛報導過中餐烹飪過程肥膩不健康的負面新聞,您猜有
多少食客會相信事實之全部?經濟問題導致餐飲業者經營成本增加,中式快餐業向來只懂得以價廉以作吸引顧客 之道,在無法增加菜單上之售價時,唯一可以做的便是省減成本著手,選用較平宜的烹飪材料自然無法避免,您猜食客可會察覺到呢?當那位食客不再光顧時,您便 會清楚答案了。食客對中菜再提不起興趣時,經營規模較大的餐館業者較快餐業者苦得多了。因此具規模的中餐業者都鑽研新口味和高檔次的菜餚,以吸引懂得享受 真正中國菜的食家。
有部份華裔餐飲業者跟風轉營近年十分流行的日本料理和泰式餐館,全因該等餐館並沒有採用自相殘殺式減價促銷等搶客模式來經營,目前仍有可生存的空間,可是到大伙兒又再一窩蜂鑽進同一個飲食種類爭食時,相信大家都可預見結果會是如何?
團結就是力量
“團結就是力量”這句金石良言傳誦中華千載,
可是真正懂得來實行的又有幾許?經營餐飲業者可有想過,往距離閣下所經營的餐館最接近的鄰居餐館拜訪一下?互相交換經營上的情報,例如最近某類餐最好賣,
某類餐接獲投訴,那個時段生意最好,那一刻生意最淡靜…再進一步商討佈署共同合作宣傳大計,因為假若於同一個社區之內合作宣傳,首先是可以得到節省廣告宣
傳費用之效,再者給食客一個較佳的印象,食客總會以為聯合廣告的都是同一飲食集團。若餐飲業東主始終認為同行如敵國,鄰近的就更加是非要鬥個你死我活,大
可以考慮與跨區的同業(超過10里範圍之外)作出相同的合作建議,通常餐飲業行內所訂的顧客範圍約限於5里之內。在美國經營中餐行業,隨了一切必須要遵守的法例和餐館的出品水準外,還需要宣 傳及形象包裝,選擇一間有水準及可提供多類型媒體的廣告公司提供專業的服務,將中餐包裝得比美西式餐館形象,再加上吸引顧客光臨的訊息傳播。僅記廣告宣傳 絕不會是一次便可以收效的奇蹟,看美國各大小具備知名度的餐館,都不停地做花錢做廣告宣傳便是因為要保持形象,知名度和吸引力。宣傳更要保持新鮮感,顧客 對於一些全年不變的廣告,通常會視而不見,只有在他們對該等服務有需要或有興趣時方會尋到該等廣告。“合作宣傳”同時間可以將有限資源用於傳遞中餐亦擁有 非常健康的正面訊息帶給顧客。
*註:美國集團式經營連鎖中餐館目前還有PF Chang,創辦於1993年,全國有許多分店,餐館走高檔模式經營,豪華裝潢配以兵馬俑陳設,廚房騁用南美裔廚師主理,吸引高品味喜愛中國餐食客。集團 另外經營連鎖式中餐館Pei Wei Asian Diner,以大眾化價錢及半自助形式經營,廣受年青食家歡迎。筆者品嚐過上兩家餐館,裁定他們弄的都不是正宗中國餐,可是他們有部份菜餚是其他中國餐館 沒有的,像生菜包等便是很不錯。
*註:另一家華裔集團經營的Panda Express熊貓中式連鎖快餐店,從以往只設店在購物商場內,到目前越開越多的獨立分店,以鮮明形象及宣傳攻佔本地中餐業市場。
*註:獨立經營的中餐業者,吸引顧客之道自然是提供集團式經營無法提供的口味,如點心和海鮮等。還有的是那一份正宗的華裔大廚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