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30, 2008

對生命的喜悅,永不放棄,誠實、正直、感恩… 留給最愛的「最後的演講」

對生命的喜悅,永不放棄,誠實、正直、感恩…
留給最愛的「最後的演講」.同樣地留給天下間所有人
『全力實現兒時夢想』
奧蘭多特約記者Gary Lau
我毫不思索的脫口而出,只靠著多活幾天是無法打敗死神的。
擊敗死神的方法是活的更好,活的更有意義!
因為人生終需一死。
關鍵是,在出生時和死神降臨之間,我們做了什麼.....
------Randy Pausch於2008年5月,於母校卡內基美隆大學的畢業典禮演講
Randy Pausch
 7月25日傳來一個教人婉惜的消息,一名偉大的大學教授和三名孩子的父親-Randy Frederick Pausch(蘭迪·弗雷德里克·波許)終於敵不過癌症而撤手寰塵。蘭迪教授生於1960年10月23日,享年47歲。
 一般人在獲悉只餘下6個月的壽命時,大多會積極求醫續命,或盡情享受餘生,或完成未了心願,或將生命貢獻於公益事務,或尋求宗教心靈援助。可是蘭迪教授選取了一個積極與家人相處來共渡人生最後的階梯。
 蘭迪教授並不僅是一位英年早逝的優秀學者,他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瀟灑面對病魔­與死神,散發無比熱情,撼動無數人心。
 如果你是一位大學教授,在你教書生涯的最後一堂課,你會想說些什麼?卡內基美隆 大學設了這樣一個講座,請頂尖學者以假想方式呈現自己的「最後一堂課」。去年9月­18日,蘭迪教授才剛走上講台,全場400多位師生就起立鼓掌,因為他 們知道,今天真的是蘭迪教授教授的最後一堂課。
生命帶上講台.鼓勵追夢
 2006年8月,蘭迪教授被醫師診斷出罹患胰臟癌,他立刻展開抗癌作戰,先後接 受手術與化學治療。然而1年之後的追蹤檢查並沒有帶來好消息,治療失敗,癌細胞轉移到­肝臟與脾臟,醫師預估他的生命只剩3到6個月。又過了1個月,蘭迪 教授回到學校,進行他的「最後一堂課」演講,題目是「實現你的童年夢想」。
 蘭迪教授在太太生日的當天,因為要籌備大學講座 「最後的演講」的事務,無法好好的跟太太與孩子們共渡這一個珍貴的生日,他的太太非常不滿意丈夫的安排。可是蘭迪教授是希望能夠留給孩子們未來的廿年的一 點教育,他太太提議不用遠赴大學授課而改為在家中錄影,但蘭迪教授始終認為加上現場觀眾能夠加強Impact(印象深刻的影響力)。
 蘭迪教授穿著他最喜愛的迪士尼主題樂園的員工制服,從自己的童年娓娓道來,描述 他如何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個機會,積極追求各式各樣的夢想,鼓勵大家也要做一個勇敢的追夢人。蘭迪教授在演講中旁徵博引、談笑風生、妙­語如珠、神采奕奕; 換言之,怎麼看都不像一個病入膏肓、來日無多的癌末病患。演講結束之後,校方安排蘭迪教授的老師范丹姆教授上台,談談自己這位得意門生,蘭迪教授始終難忍 熱淚。
 蘭迪教授在講課中及無法跟太太慶祝昨天的生日,大會立刻安排獻上一個大型生日蛋糕,讓蒞臨的數百賓客一同為他的太太獻上祝福的生日歌。
Randy Pausch and his family
廣獲回響.媒體爭相報導
 更美妙的是,蘭迪教授還有幾個尚未實現的童年夢想,都在此時得到貴人相助。蘭迪教授小時候想當美式足球球員,於是匹茲堡(卡內基美隆大學所在地)鋼人隊去年10月6日請­他參加練球。蘭迪教授從小就著迷於科幻電影電視《星空奇遇記》(Star Trek),於是最新一集《星空奇遇記》的電影導演亞伯蘭斯去年11月安排他在片中客串一角,讓他穿上星艦成員的制服,而且有一段台詞。
Randy Pausch 最崇拜的星空奇遇記男主角送給他的親筆簽名照片
 這場演講立下擁抱生命、追求夢想的動人典範,不 僅感動了在場每一位聽眾,後來影片被送上YouTube與GoogleVideo,更是激起近四百萬人點擊收看的廣­大回響,也讓蘭迪教授在生命的尾聲大 放異彩,平面與電子媒體爭相報導他的故事,清談節目天后歐普拉也邀請他上節目。迪士尼集團旗下的許珀里翁(Hyperion)出­版公司砸下670萬美金 簽下合約,將他的「最後的演講」化為文字,今年4月問世,立刻洛陽紙貴。
 由於蘭迪教授需要珍惜每一刻跟家人共聚的時光,那有空執筆著書,那書從何來呢? 原來蘭迪教授邀請一名Wall Street Journal《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Jeffrey Zaslow(傑弗利.札斯洛)替他執筆,蘭迪教授利用每天跑步運動時間,採用免提耳機跟記者口述,一共花了53個跑步天來完成此書。傑弗利謂他較其他讀 者多聽了53課,原因是這53課刊印書藉之內,跟蘭迪教授講座的內容有所不同,他在書中有談及從他夫婦倆發現患病的過程等內容。
精采演說.獻給愛妻稚子
 此外蘭迪教授還積極從事公益活動,為胰臟癌研究機構募款,出席聯邦參議院的聽證 會,呼籲政府增加癌症研究經費。不過在生命的夕陽餘暉中,蘭迪教授最掛心的還是結婚8年的­愛妻潔伊與三個還不到6歲的孩子,將大部分時間都保留給他們。 蘭迪教授曾經說過,只有一個遺憾,那便是無法在陪伴著孩子成長,並從中教育他們。那場「最後的演講」演講其實是獻給三個孩子-迪倫、洛根與克蘿伊:「我將 自己化身為一­封瓶中信,希望有朝一日海浪將瓶子送上沙灘,送給我的孩子。」
筆者的太太深受感動
 筆者與太太認識這位蘭迪教授的故事全因為一位朋友的推薦,她便是Sylvia S. Roan, M.S., LCSW 5237, BCBA(一名華裔心理治療師),因為她投稿《亞洲風行雜誌》的原因,一編關於亞裔家庭教育的文章,引用蘭迪教授的故事。
 筆者的太太從此收看很多關於蘭迪教授「最後的演講」演講與他的故事,還每天都瀏覽蘭迪教授的個人網誌,這是一個全關於蘭迪教授個人病情發展,與及一些參與過或看過「最後的演講」演講的人的感受,或一些受到他影響而作出改變的人的故事。
這是Randy去遊樂園花了八塊錢投球贏到的Nemo超大布偶
 其中一個故事,在「最後的演講」演講當天,蘭迪教授展示一批照片是他本人與一些 大型玩偶的合照,他告訴台下的觀眾那並非是電腦合成照片,而是真實的從遊戲中贏取回來的獎品,他立即將一隻隻巨型的玩偶展示於演講台之上。他並向台下的觀 眾說,演講完結後他們可以隨意的拿去。結果真的有一名來自中國的女孩拿了一頭巨型大象玩偶回她家鄉。當有些人會以為她只是一名貪心的中國女孩時,郤在蘭迪 教授的個人網誌傳來了該名女孩的電子郵件,為她的行為解釋了因由。這名女孩本身也是一名癌症患者,她拿取蘭迪教授的巨型大象玩偶是為了鼓勵她自己和紀念這 一位偉大的老師。及後該名女孩更是其中一名傳遞北京奧運聖火的一份子。
 亦由原本想自殺的人看過蘭迪教授的故事後打消了自殺的念頭,從此積極做人。另一位生活得亂七八糟的人,因為看過蘭迪教授的故事後,而執拾整理家居,讓生活再不胡塗。
筆者的感想
 蘭迪教授在「最後的演講:實現你的童年夢想」演講中兩個隱藏的真相(Head Fake,這是Randy演講真正的主軸)。第一個是,「熱情追求你所愛的事物,勇敢實踐你的夢想:重點是怎麼過你的人生」。第二個是,這場演講其實是留給他的三個孩子看的。
 失去了一位素昧平生從未見面,卻帶給我感動與影響的好老師。但他的精神,會永遠因為他所影響的人們,一直長久的活著……樂觀、進取、勇敢、熱情……
 正如蘭迪教授提及的,要追隨著(童年的)夢想,筆者跟太太都認真的去想甚麼是童年時的夢想?而父母親所留給自己的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夢想呢?其實筆者早已在美國這片土地之上實踐了夢想中的一小部份。
 忽然想到許多中國同胞跑來老遠的美國生活,到底是為了要實現自由的生活的夢想,還是抵步後將自己關進一個每星期工作7天,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的工作環境中呢?還是只要每夜入眠後都可發上一個「自由夢」?
 亦忽然想到許多父母都會替子女們選擇一條康莊大道,當中不知埋沒了幾許孩子們的夢想?律師、醫生、工程師等專業和高收入的職業又到底是否孩子們的童年夢想呢?
蘭迪教授的瓶中信
 蘭迪教授留下了他的背影,他的精神也會繼續活在他所創辦的娛樂科技中心、ALICE計畫當中。蘭迪教授如何通過開設「構建虛擬世界」課程、創建娛樂技術中心和開發Alice軟件幫助別人實現夢想,並感受其中的快樂。
 在整場演講到了最後幾分鐘,校長宣布將建造一座橋紀念蘭迪教授的貢獻時,在過去九十分鐘內沒有落下一滴眼淚的蘭迪教授輕輕擦了擦眼角,緊握住妻子的手....
 也許他在想著有一天孩子們手牽著手,回到校園時看到這座橋的樣子吧!
孩子們會問:「媽媽,為什麼這座橋的名字跟爸爸的名字一樣?」
而那時,媽媽會告訴他們,爸爸是個多麼偉大的人…
後記一:蘭迪教授罹患癌症很不幸,很讓人同情,但他其實也很幸運,很讓人羨慕,他可以有機會讓自己留給後世一個瀟灑的背影。而他也的確做到了!
後記二:有一名聽過「最後的演講」的朱學恆,曾經在某所大學跟大一新生演講,利用蘭迪教授的這個故事,請台下的同學思考一下,如果有一天他們知道自己即將不久於人世,他們會想要留下什麼樣的話語給這個世界。
其中一個孩子上台說:如果這樣的話,我會選擇提前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為我不希望被決定什麼時候死去。
朱學恆當下不方便多說什麼,這裡就趁機把當時他想說了好久的話打出來好了,「孩 子,你果然還是年輕,你說的並不是人生的真相啊!你如果以為決定死亡的時間就是自由,那你依舊沒有真正的自由啊!如果你的生命精彩,那麼你就會盡可能的活 到最後一刻,跟所有人分享你的精彩。因為,雖然我們都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唯一能決定的是生命的高度。如果你有機會讓你下台前的背影可以瀟灑,那你 就一定要把握住這個機會呀!」
後記三:後續的訪問有人問到蘭迪教授,你都已經作了人生的最後一堂課演講,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了,萬一你最後繼續活了下去怎麼辦?蘭迪教授:「把這個挑戰留給我來擔心吧,我很樂意解決這個問題的!」
後記四:其實筆者報導這個故事也有兩個隱藏的真相(Head Fake,這是Randy演講真正的主軸)。第一個是,我沒真心羨慕過什麼人,但Randy Pausch的一生讓我覺得真的很棒!我也想要在人生的最後回首前程時,能夠毫無遺憾的笑著面對呀!許多朋友都有這個相同的感覺,他們都在互聯網上發表了此見解。
第二個是,蘭迪教授演說中強調他尊崇的離世父親對他影響至深,他的父親在泰國設立 一個保護婦孺會,防止她們受到迫害而淪落賣淫的火坑。蘭迪教授續後繼承父親遺志保持這個泰國保護婦孺會的運作。蘭迪教授強調他的偉大父親並非教徒或有宗教 信仰,而蘭迪教授一直沒有提及他本人是一名教徒。他郤談及“業”(佛教常提及的因果關係)。筆者一直相信佛學中的因果,善惡到頭終有報的道理。
能夠看到過一名活著的偉人,聽到過他親述的哲理,看到在高科技中所留下他的足印。較諸從來只聞其名而不見其形的偉人,蘭迪教授確實感染著現今每一位活著的人的心靈。
無論閣下是否認同他認為需要對孩子們讓他們追尋童年夢想的培育方針,但是請認真教 慮一下蘭迪教授的說話。與其相信一些沒有見識過的偉人,他們在書藉中刊載著一些會邁向成功(理想或至富)的方法,現在不是親眼目睹過蘭迪教授可以一一實現 他的童年夢想嗎?一個豐盛的人生,並非只判斷他畢生所賺的金錢和有多高的社會地位來評定的。有多少富豪遺憾終生無法達成一個兒時的夢想呢?
蘭迪教授演講中留給筆者最深印象的五句金句:
  • You can't get there alone, and I believe in Karma(您不會孤獨,我相信“業”(佛教常提及的因果關係))
  • Tell the truth(講出真相-誠實)
  • Be earnest(誠摯)
  • Apologize when you screw up(對自己所作出的錯誤而道歉)
  • Focus on others, not yourself(注意對方的感受而絕非只顧自身)

僅以此文獻給那位永遠都笑著面對一切挑戰的生命勇士,Randy Pausch教授。
你的戰鬥已經結束了,我們的戰鬥才剛開始呢!

中文介紹影片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網
蘭迪教授故事詳情請瀏覽網:http://www.thelastlecture.com

Wednesday, July 23, 2008

工餘藝術展.亞裔藝術繽紛多彩展覽橙縣圖書館內 Art After Hours in Orange County Library System

奧蘭多特約記者Gary Lau報導

 7月1日至8月 31日的一連兩個月的亞洲藝術展覽活動,名為Asian Inspiration Art Exhibition,而7月11日晚舉辦了Art After Hours(工餘藝術展),展覽開放於市中心中央圖書館,關門後的七時後開放,是次的藝術推廣活動由奧蘭多市橙縣圖書館主辦。舉辦地點位於奧市市中心橙縣 圖書館,往年是為了配合5月份亞裔傳統月的重要日子來進行,今年郤延遲至7月份才舉行。開幕典禮特別設於圖書館大禮堂,吸引了大批中外籍居民前來參觀,圖 書館門外一度出現輪候登記進場的人龍。
 本年度之宣傳海報與傳單以日本舞孃插圖作為宣傳 重點,四名獲邀請展覽藝術作品之本地藝術家,分別為日本裔女書道家Terue Shoji,越南裔畫家Thanh Duc Vu和Vuong To,還有一位非亞裔的畫家,他是來自南美洲的Wilson Romero,作品以一套《藝妓回憶錄》的油畫獲選為參與展覽的四名藝術家之一。Wilson向筆者表示他非常喜歡《藝妓回憶錄》的著小說,書中描述日本 藝妓世界很細膩,可是荷里活將小說改編拍成電影版本,並未能得到Wilson的喜愛,他決定將心目中的藝妓故事繪畫出來,於是便成為目前展覽的這一套作 品。
 日本藝術家Terue Shoji不單醉心於書道藝術,同時間亦積極推動日本茶道藝術,她每年均出席各大少亞裔節及每年12月份舉行的日本節,即席示範書道與茶道。Terue女士同時間為《Asia Trend Magazine亞洲風行雜誌》特約作者,每月均刊載她執筆寫的關於日本文化、飲食文化與旅遊特輯等文章。
 越南裔畫家Thanh Duc Vu的作品均以新派風格繪畫,融合多重混合素材來表達他的平面藝術作品。另一位越南裔油畫家Vuong To,他是唯一的一位再次獲主辦單位邀參展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多以繪畫越南人的生活,和風景等油畫。
 本年的工餘藝術展表演活動方面不及往年熱鬧,本 年邀請市中心附近一家教堂的Torukukai Aikijitsu-Home of the Christian Samurai,轄下的Kyoshi Warriors表演單位,派出多名學生負責演出演出像徵日本文化藝術的舞蹈。筆者對日本文化術並不算專家,但素來都有接觸各類日本新舊文化,郤看不出她 們的表演是否正宗源自日本,表演者雖穿上黑色日本武士服飾,郤塗白了面繪上鮮紅眼影與嘴唇,手中拿著鮮紅色的中國太極扇來演譯她們的舞蹈,整個表演充滿著 紅白黑色,強烈的視覺配以日本能劇般的音樂。讓筆者感覺到她們的藝術表演頗屬“無中生有”。
 對於這種亞洲文化混合情況在美國很常見,許多美國人將喜愛的亞洲文化引進回國 後,加以自行研製及改良,因為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美國年輕一代,來嚐試各種亞洲傳統藝術文化,最重要的是保留該種藝術的精神與所希望傳達的訊息。若他們對此 類藝術真的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時可以尋找正式學習的途徑。
 對於保留傳統藝術而言,將其改良和改進,的確是可以創造出一種新的藝術,可是對 於日本人來說,相信未必獲得他們的接受。果如筆者所料,Terue女士看過這群小朋友的藝術演出後,只有苦笑。她表示從來沒有這種藝術表演在日本出現過, 日本民族向來非常尊重保留既有的古老文化藝術。就算在日本流行卡通電視電影內,也經常出現既有日本傳統文化藝術的情節,創新之中保留那一份神粹。
 本年主辦單位安排來賓享用亞洲茶,特邀請了城中著名的韋廷名茶帶來各類不同口味 的茶,當中有平有貴,即場泡製給予各來賓享用,來賓品嚐後都表示甚為喜歡各款靚茶。中央圖書館內地方寬敞,一邊享用熱茶與小吃,一邊欣賞藝術作品,圖書館 亦特別安排放置有關亞洲的各類書籍於當眼地方以供市民閱覽。
 來賓欣賞過個多小時的亞裔文化表演,對亞裔文化又加深了一層認識,可喜的是美國圖書館十分支持此類文化藝術推廣活動,計劃未來將會有日本茶道和中國茶藝等的活動。
這次展覽將會至八月底,詳情請電407-835-7323或查詢網頁
奧蘭多市橙縣圖書館地址:101 E Central Blvd, Orlando, FL 32801
奧蘭多市橙縣圖書館網站:http://www.ocls.info/Programs/Articles/Newsletter/08July/AsianArt.asp?bhcp=1

圖片請瀏覽:www.asiatren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