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ne 30, 2007

香港回歸十週年紀念‧轉眼已渡十年秋

  今天正值香港回歸十週年,早上看無線小衛星的新聞節目,滿是佈導慶祝活動的新聞。回想十年前如何來慶祝這一天,印象已很模糊。只隱約記得1997年6月來了美國佛州奧蘭多探望剛移民了一年的父母親,住了兩星期便趕回香港共渡此個香港人的大日子

  轉眼便已定居佛州奧蘭多八年了,從適應與投入美國社會生活,自問可算是百分之五十的美國人,餘下的百分之五十當然便是香港人的根

  十年香港變化很大,2001年曾回港探親一次。全港市民上下一心抗逆的時刻,我只有在電視機旁做一個觀眾,無法想像假若那時身處香港會如何。

  我為每一位香港人而驕傲,我為自己是一位香港人而驕傲!我愛香港。我很自豪的告訴問我來自那個國家的人,我是從香港來的中國-香港人

Friday, June 29, 2007

Moss Park-Orlando 自然生態滿溢摩士公園‧端午龍舟樂趣此中尋

自然生態滿溢摩士公園‧端午龍舟樂趣此中尋 

奧蘭多特約記者Gary Lau報導
   距離奧蘭多國際機場約十公哩路程,佔地約1500英畝的摩士公園,是橙縣最大的郊野公園,是一個熱愛享受大自然樂趣者的天堂。摩士公園內建有數個大型涼 亭,供大眾市民租用,涼亭內有電力設施提供,旁邊設有燒烤爐;戶外兒童遊樂場一個,排球場數個。最吸引熱愛水上運動人士的,園內連接Lake Mary Jane(瑪麗珍湖),湖的面積幾乎接近整個國際機場般大,園內設有專供小型貨車上落船隻的落水斜道,圍網小型游泳區,救生員當值需要自聘。不難於互聯網 上尋到有談及摩士公園的樂趣的網頁,園內約有近百種鳥、魚和野生小動物,喜歡跟大自然接觸的朋友,隨時會遇上各類友善的小動物。

  過去兩年中美協會均在此公園內舉辦端午龍舟合家歡旅行活動,本年度將於七月七日舉行,屆時佛華州人聯合會將會專程從邁阿密運送兩艘龍舟,讓僑胞可以有機會親身體驗划龍船滋味。有興趣參與者請看廣告,或致電407-648-0880查詢詳情。

摩士公園地址:12901 Moss Park Road, Orlando, FL 32832
公園電話:407-273-2327
公園入場收費每位$1.00(六歲或以上) *不能攜帶酒類與寵物進入公園範圍內
駕駛路線:從50號公路往南Semoran Blvd機場方向行駛,左轉入Hoffner Ave(途經佛光山新寺),直駛到達Narcoossee Road(途經Bee Line高速公路橋),左轉Moss Park Road,往前直駛便到達摩士公園。

Saturday, June 23, 2007

慶祝佛誕活動內容豐富‧莊嚴浴佛法會和儀式

慶祝佛誕活動內容豐富‧莊嚴浴佛法會和儀式
園遊會素食‧民俗歌舞演出娛樂善信


奧蘭多特約記者Gary Lau報導
  「慶 祝佛誕節暨母親節園遊會」由國際佛光會佛羅里達協會與佛光山光明寺主辦,剛於20日在大奧蘭多市佛光山光明寺圓滿舉行,當日天朗氣清,中佛州僑胞社團都有 派出代表參與盛會,奇士美泰國廟總住持Venerable Phra Vijitrdhammapani與寺內幾位和尚蒞臨,駐邁阿密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謝其旺、橙縣議員Mildred Fernandez、奧蘭多市議員Linda Stewart。園遊會由上午十時半開始直至下午三時半,筆者早上抵達時只見中外信眾人聲鼎沸,許多善信大清早便抵達光明寺。
  這是筆者第三度參觀光明寺,去年星雲大師到訪時,寺內的裝修工程還未完工,這次終於欣賞到粉飾完成後的壯嚴大殿。大殿前空地安置了售賣素食、各類佛具和書法義賣等攤販,還有一個巨型兒童遊樂設施給來臨的小孩玩耍。
  光明寺莊嚴肅穆的大殿內慶祝佛誕儀式正式開始,大雄寶殿內差不多已擠滿善信。鳴鐘會開始,各位法師與貴賓相繼入座,獻供儀式由子孩們獻上如意,香燭與鮮花禮拜。浴佛法會由劉翠玉與劉廣然擔任中英文司儀,接著如揚、覺嚴、覺凡,及邁阿密道場的妙華法師等誦念經文。
   國際佛光會佛州協會會長葉依仁和貴賓們分別致詞。Mildred Fernandez致詞感謝光明寺選址於橙縣,她說佛教不單只是一個宗教,更有導人向善的重要意義,她宣布5月20日為橙縣的佛陀誕辰紀念日。她邀請奧蘭 多市議員Linda Stewart一同頒發表揚狀,由葉依仁代表接受。
浴佛的意義
  光明寺監寺如揚法師為大家解說浴佛節的緣起:「外沐佛身,內淨自心」藉香花淨水灌沐佛像的儀式恭敬供養,祈增福慧,同時提醒自己外離身垢、內離心染,時時刻刻保持身心清淨,藉此啟發內心的慈悲與智慧,這即是浴佛的真義。
接著由奧蘭多市議員Linda Stewart代表敲響祈福銅鑼,祈願世界和平、眾生安樂,國泰民安。信眾們靜心排隊依序淨水灌沐佛像祈福,大殿外其餘的來賓則享用美味素菜。

園遊會慶祝表演活動
   中午過後園遊會節目由劉翠玉與Owen Teng擔任司儀,第一個精彩表演項目登場,由受歡迎的龍之傳奇藝術學院雜技演出三個項目,姍姍與婷婷嘆為觀止的單手平衡,與少年五人組的鑽筒和高難度跳 繩,贏得在場一致掌聲。再來便是一個別開生面的節目:古代名人時裝表演,八名男女分別穿上多個朝代的王帝與王后服飾,及六名光明寺師姊示範寺內不同服飾, 這個項目可謂別出心裁。其餘的演出還有印度舞,太極拳示範,泰國歌舞,中佛州中華學校同學功夫演出,和「龍之傳奇藝術學院」總裁湯賢美,「佛教慈濟」詹翠 華及《世界日報》資深記者陳文迪的表演,她們以手語唱出兩首優美的手語歌曲。餘慶節目還有五十多份獎品的抽獎活動。園遊會各個攤位所得善款,將全數所得捐 贈光明寺建寺基金。


融合傳統與現代的佛光山光明寺
   佛光山光明寺2004年底動工,歷時兩年多至2007年三月方完成。光明寺面積近三萬平方尺,集合現代與中國傳統式建築方法來興建,主要設備有:大殿、 禪房、書坊、廚房、齊堂、圖書館、教室等,樓高三層,提供現代化的全方位道場。殿堂大佛像旁兩側有80個觀音菩薩聖像,佛像後壁刻上心經,殿堂天花上裝飾 兩個大型蓮花型水晶吊燈。光明寺後面建為「懷恩堂」,提供佛教慎終追遠之地。

   光明寺融入現代化並融合人文、藝術、佛學,以兼具知識性、服務性、喜樂性及多元性之功能為目標,將文化、教育、藝術、宗教合而為一,做為推動佛教普遍 化、生活化、人間化、國際化的寺院。秉承佛光山開山宗旨「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佛光山將結合各界有志之 士,更積極地推廣各項弘法利生的事業與活動,齊心同為淨化人心,服務社會而努力。光明寺祈望能夠成為佛教信眾的信仰家園,亦成為佛州東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場 所,佛光山光明寺歡迎各界人士前來參觀和使用。

佛光山光明寺地址:6555 Hoffner Ave. Orlando, FL 32822
電話:407-281-8482

圖片請瀏覽:http://www.asiatrend.org

Thursday, June 21, 2007

經營食肆首要注重衞生

經營食肆首要注重衛生.謹慎處理傳媒訪問.慎防被傳媒利用做新聞
奧蘭多市衛生出問題二十間餐館名單
奧蘭多特約記者Gary Lau
   五月廿九日的世界日報刊載了一則新聞,奧市資深唐人酒家林園受到奧市WFTV(九號電視台)企圖硬闖採訪,事件中一名自稱佛州退休衛生局檢驗人員,手持 一張證件,攜同九號電視台攝影師等人,事發時為中午,他們進入該餐館企圖採訪被拒,還堅持要找經理或負責人。事件人林園員工表示沒有獲淮授權者不得進入廚 房範圍拍攝,並立即聯絡麥姓負責人,麥先生立刻趕回,並與在場電視台工作人員交涉,事件最終是電視台不獲接納採訪報導,他們只好無奈離去。

  其實電視台不會無故作出上述採訪行動,早於五月十四日九號電視台網頁(www.wftv.com)便公佈了二十間中佛州曾經出現各類型大小衛生問題的中外餐館,據該網站報導,九號電視台是根據三萬多宗中佛州衛生部門檢驗報告,從中選出二十間市內餐館於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出現多的違例問題。二十間問題餐館中唐餐館佔了六間,越南餐館有一間。

   六月三日該網站再次出版另一段網上新聞,講述他們與一名退休衛生局檢驗人員,依遁衛生局得到有衛生問題的餐館名單,遂一再訪,可是郤有另一間餐館有類似 被拒情況,那位退休衛生局檢驗人員雖不得其門而入,郤還可以從外邊檢驗出兩項所犯的衞生毛病,像廚房後門大開,及門上的網格損毁穿了洞,更從大開的後門看 入內,看到沒有蓋好蓋子的食物…等。這情況都絕對足以讓那間餐館再次受到檢控。

九號電視台網上新聞報導關於採訪部份餐館曾經出現衛生問題情況
http://www.wftv.com/news/13020322/detail.html

九號電視台網上新聞公佈二十間曾經出現衛生問題的餐館名單
http://www.wftv.com/news/13253885/detail.html

   早於去年九月,筆者早已報導本市二號電視台(WESH Channel 2)“城市追擊”(I-Team),有關類似的突擊採訪衛生出毛病的餐館新聞,當時二號電視台每星期都會抽樣突檢市內部份曾受衞生檢控的餐館,電視台從衞 生局得到有衛生問題的餐館名單,由記者帶領攝影師進入該等餐館要求採訪有關的衛生情況有否改善。可是電視台大多選擇華裔與南美裔餐館為目標,原因只為該等 餐館業者普遍英語理解能力不高,許多時會因不明白採訪意圖與目的便任由他們擺佈。更有一個訪問中,新聞主持更將話題放於餐館經營者何以不懂得說英語,似帶 有弦外之音。

  筆者去年十月份在另一個場合 遇上二號電視台I-Team節目主持Michelle Meredith,筆者專誠送她一份刊載於佛州大眾報的中文稿,並告訴她本市所有的華裔餐館已經留意她們的採訪部隊,從今將會更加小心處理接受採訪的問 題。有趣的是該節目於十一月至今已暫停播出,究竟是各大餐館已經不存在著衛生問題,還是觀眾已沒有興趣收看有關之報導,還是電視台明白到華裔不再是沉默的 一群,是會開腔辯白甚麼是不對的事情。

  筆 者徵詢資深律師意見,但凡屬於私人範圍內,包括物業或該行業擁有者均有權拒絕任何形式之採訪及攝影。華裔餐館業界如遇上上述之情況,務必了解清楚該訪問媒 體的採訪意圖和目的,若願意接受對方的訪問,還需要求對方保證需按照事實來報導。至於如何才可以有保障?相信唯有一紙作實,要求對方媒體採訪前預早提交申 請書,或是採訪當天立下採訪備忘錄。

  在 美國從事飲食行業,首要是遵從衛生指引,因為某些同業為了貪圖個人方便利益而不守規則,造成整體行業合予外界或顧客一種不良的印像,最終受損失的會是整個 行業。顧客可以選擇的各類型飲食多如流星,少吃一頓中餐是不會致命的,但是作為經營食肆業者少了一個顧客,您說有多大損失?

美籍傳媒食評一再讚楊
   另一則有關餐館業的新聞,位於奧市中唐人街明苑酒家,開業兩年來二度受到美裔傳媒發表讚楊文章。免費週刊Orlando Weekly向以報導娛樂、享受和飲食馳名,廣受年讀者歡迎,飲食版專欄風格有別於傳統食評,筆者記憶曾閱過數篇餐館的食評,那位專欄作者亳不留情地狠批 一些不滿意或某個餸菜不美味的食評,有一次更對其報刊餐館廣告商作出不留情面的惡劣批評,這足以讓筆者感覺到該食評專欄的獨立與中市報導事實。明苑能夠於 短短一年內獲得兩大美裔媒體食評專欄讚楊,實在值得高興,明苑從沒有刊載任何廣告於兩份刊物中,故此文章絕非「鱔稿」。


烏龍採訪事件一則
   記憶一則關於華裔餐館業的趣聞,年多前Orlando Weekly做了一個特輯,內容是午餐好去處,該報記者走訪了市中心唐人街附近的中外食肆,製作了一本特刊。筆者機緣巧合剛巧往利口福享用午餐,而遇上該 名外籍攝影記者。當時拍攝工作經己完成,那名記者還在享用燒臘飯,餐館的上下員工無不雀躍萬分地。兩星期後該份飲食特刊出版了,圖片清楚地看到美味可口的 燒臘,圖片說明寫上「唐記燒臘美味扺食的廉價午餐」。事件中誰都無得著,因為當時唐記燒臘己搬離唐人街。

Monday, June 4, 2007

我沒有忘掉的一個夏天

   一九八九年五月剛從美國探望完居美的妹妹回到香港。一個難忘的六月天,全港市民都在留心看每刻的新聞報導,那時的收視絕對高過《溏心風暴》。跟數位好朋 友上街遊行,往維園靜坐.... 實在記得不大清楚當時的心情。往後的兩年都有參與遊行,只是路上的人越來越少,少到連自已第四年都無出席.... 可是我並沒有忙記那段時間所發生的事,和所看到的新聞片斷。

  移民並非害怕什麼,相反只是緣份早訂,教我遇上我留下來的“人”。

一個很Cool的圖片網,請瀏覽:http://www.fotop.net/shun/shun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