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被賦予的團圓意義似乎歷久彌新,從幼稚小童都會背誦的“床前明月光”到如今每到中秋即談海峽兩岸骨肉分离的“每逢佳節倍思親”,曾經是國人同胞在節日傳統里一連串文化反應的一部分。而在海外的華人社會,雖不能享受假日之樂,但中秋的傳統卻一直未曾中斷。
中佛州中華學校慶祝廿九週年校慶暨教師節,在9月26日(星期六)下午四時於中校學校(Winter Park
9th Grade
Center)舉辦。當天除開放授課班別之教室供來賓們參觀授課時情況,教師節活動則安排數名學生代表向眾老師敬茶,茶會由校長黃秀治主持,在致詞中她感
謝老師們的努力教育及家長們,和中美協會與各界的支持,一起推廣華文教育、促進中華文化交流。活動中校長黃秀治介紹至聖先師孔子生平。最後有部份學生的才
藝表演,全校師生、家長及來賓約200多人。表演環節有鄭淑惠老師領導的兒童音樂帶動唱,學生曲東恩、余仙娟、Nicholas Tsai、蔡凱心和Fionnula Mendeg演出;Natasha Lavender和Andrew演出Hip Hop街舞;還有潘思潔老師指導的成人班的吟詩及趣劇表演,Weyman、Alysse Rasmussen、張偉安及潘明安等幾位成年人學生的有趣演出,引來哄堂大笑。
中佛州中美協會舉行之「奧蘭多中秋節合家歡」活動,則緊接中華學校校慶暨教師節在冬園高中九年級中心餐廳內舉行,學校家長會提供月餅,主辦單位提供多款美食、波霸茶和遊戲,200餘會友和來賓一起歡度中秋佳節。
中美協會會長金文德與夫人先後以英語和國語致中秋賀詞。活動以親子遊戲為主題,小朋友們玩得最盡興。
表演節目是由中華學校舞蹈班學員表演的鐵扇舞,四名學員Celese Hoeh、Natasha Lavender、Eva Hinkeldey和林義伶,穿上傳統民族舞衣演出,獲得來賓們熱烈的掌聲。
會場中設有為明年舉行的人口普查Census 2010宣傳攤位,奧蘭多專員張惠敏和陳國雄在現場為來賓們講解人口普查的重要性,及如何進行普查的形式,並贈送紀念品。
現場攤位遊戲包括撙點子、套圈子、日本式紙網撈金魚遊戲等、基石宣道會黃宏偉牧師與教友也義務在場擺攤位遊戲,與小朋友們一起玩拼圖遊戲。 小朋友們玩遊戲勝出可換領取玩具或燈籠。
中佛州中華學校 (The Chinese
School of CAACF - Chines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entral Florida)
隸屬於中佛州中美協會,為佛州中文學校聯合總會會員之一。中佛州中華學校於1980年創校。廿九年來在佛羅里達州傳播中華文化與教授中國語言上,扮演重要
角色 ; 所栽培的校友數千人,畢業後都在其專業崗位上貢獻才華,服務社會。詳情請瀏覽中華學校網頁http://orlandochineseschool.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