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17, 2006

高寶來廣告週記 May 6 - 12

    讀了段頗為奇怪的商貿稿,某位傳媒公司代表寫出一句「人類步入發達的網路時代,美國的廣告行業面臨挑戰而告式微。」我認為寫此文章的人連最基本的廣告知識也沒有。知否在美國Super Bowl一個三十秒廣告電視台收費多少錢?是二百四十萬美元!平日每晚黃金時段內播放的三十秒鐘廣告,收費為四十萬美元。好一個美國廣告行業式微的先兆,哈。照我看來,由此君執掌廣告業便真個會令此行業式微!

    從事廣告創作已經廿年,天馬行空本是平常事,目的只有一個,使讀者留下印象吧!翻開報章已經滿是文章,何解連廣告內容也是滿佈字句口號?真的是讀者喜歡閱讀的程度非常高?有時真佩服越南的傳媒,總是放上養眼美女加插於廣告之上,令到閱讀廣告成為樂趣。

    金河苑老闆盧先生的一席話,獲益良多。更難得的是盧先生貴為成功商人,依然努力不懈尋求創意,務求開創新產品新事業,一來再添財富,二來回饋社會造福人群。他這份精神真值得學習。

高寶來廣告週記 April 22 - 28

    上週五晚應邀參加一位越南朋友Richard主辦的唱歌跳舞派對,派對舉行地點位於市中心PH HÒA越南餐廳。這次派對活動是Richard半 年來第三度主辦的,可見其受歡迎程度。越南裔熱愛歌舞,現場很多非職業歌手亦上台獻唱歌曲助慶,他們並未因為移居美國而冷卻了這份熱情。越南裔待人友善熱 情,英語能力普遍不差,種種原因形成了越南裔很受美國人歡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懂得消費之道,消費於應該消費的地方。何謂懂得消費?每星期至少外出 用膳、酒吧歡樂時光等,理髮修甲、添置新衣飾,購置家居生活必需品、食品等。盲目地只懂工作賺錢,一點娛樂享受也不留給自己的。試問生活得如此艱苦為何 呢?移居美國不是為了自由嗎?請不要承認閣下於原居地生活時也是寸步不離家園,平日亦無半點娛樂享受的。(需要修行的根本不需要一張綠卡,大可往少林寺不是更好嗎?至少大家都說普通話。)

    位於市中心的明苑酒家上週四開幕以來客似雲來,週未更推出點心車,各類新鮮出籠點心給眾食客點選。平日午市特價菜,吸引鄰近工作的美籍居民前來用膳。晚市新張特惠小菜款款吸引。嚐過的賓客大都讚不絕口,環境舒適最為滿意,難得是賓客都樂意提供寶貴意見給予明苑以作改善。

    星期日往市中心LolliCup購波霸奶茶,店面小小的竟然擠滿人客,花了近廿分鐘才購得心愛的一杯波霸奶茶品嚐。道理顯淺,他們懂得捉緊年輕人的喜好與口味;加上他們懂得宣傳之道,經常贊助各大學亞裔同學辦的活動,LolliCup名字深入民心,看他們的客人不乏美國裔和南美裔便可得知。最高興莫過於碰到菲律賓同學會司儀,他大讚亞洲風行與大眾報所報導關於菲律賓文化的活動。

    家中親友上週末往邁阿密度假,回來後很高興地對我說,她手上拿著大眾報作為嚮導,往新皇上皇吃雲吞麵,雅閣購買糕點,美國鹿城集團購置大量精品,以備年尾聖誔作為公司同事們的禮物。

台灣原居民攝影展覽會ATAYAL



 五月六日至卅一日舉辦的台灣原居民攝影展覽,位於348 E. Park Ave的Scott Laurent藝術畫廊展出。攝影展主辦者是原籍台灣原居民的Tony Coolidge,首展當晚賓客雲集,越南學生會會長Karen Nguyen、中佛州中美協會副會長劉王麗紅,中佛州中美協會秘書長王麗君等到場祝賀;當晚更有很多外籍賓客前來。主辦單位還請來中國笛子大師唐長魁先生現場演奏柔揚中樂。

 會場除了展示多幅精采攝影作品,所有出售的攝影照片費用,將會捐贈給一位百歲的台灣原居民老婆婆。同場更播放一部約十分鐘的短片,片中拍了居於台灣山區原居民的部份生活點滴。Tony希望藉此宣傳短片來籌募拍攝一部兩小時長的紀錄片的經費。

奧蘭多特約記者Gary報導

Asian Gala 2006 晚宴為善最樂‧籌募亞裔學生獎學金



 每年一度的Asian Gala晚宴於上週六(5/13) 市中心Downtown Orlando Marriott宴會廳舉行。晚宴由六時半開始,衣著華麗的賓客一早便抵達現場,很多亞裔賓客都配合大會主題而穿上其國家的民族服裝。大會原訂的三十六席因來賓的熱烈支持而需要臨時增至四十二席,當晚的宴會主要是為佛州亞裔學生籌募獎學金,希望籌得約$10,000經費。大會委員Ada Wong協助編排座席,憑著豐富經驗及應變能力高,賓客大多滿意座席的安排;UCF越南裔學生代表落力協助迎賓工作。

 主辦單位美國亞裔傳統協會(Asian American Heritage Council),希望藉此晚宴籌募亞裔學生的獎學金計劃(Asian Student Achievers' Scholarship Fund)。當晚最大的支持機構美國餐飲業集團Darden Restaurants捐出五千元與西門子集團(Siemens),其餘的捐助單位有中佛州中美協會,漢翔基金,奧市九號電視台(Channel 9),周曼宜律師,奧市專業人士協會(OCPA),越南學生會會長Karen Nguyen,Florida Heart Group岑瀑嘯醫學博士及亞洲風行雜誌等。贊助廣告商亦刊於場刊內

 晚會開始首先高唱國歌,大會主席印度裔Tim Madhanagopal致開場白後由奧市市長Buddy Dyer發表支持Asian Gala的演詞。 第一個演出項目為民族服裝巡禮,中國、越南、印度、韓國及菲律賓的代表列隊出場。龍之傳說雜技團接著演出兩項高難度的精彩演出,賓客掌聲不絕。繼續頒發多 個服務獎項,再回到表演項目,兩位菲律賓同學演出菲律賓傳統舞。接著兩位印度同學分別演出兩個不同節奏的傳統印度舞。緊接項目由《越南四季女子舞蹈團》五 位漂亮女學生演出傳統越南舞。接著由八位可愛的婆婆演出韓國傳統舞。壓軸演出項目由中華代表演出,中佛州中文學校派出三位男同學領眾出場,先來功夫表演, 十位漂亮可愛的小女生演出轉碟雜技和彩帶舞。最後由奧市專業人士協會(OCPA)代表Jenny Tony,一位音樂潛質的小提琴女孩演奏巴哈協奏曲。Asian Gala在一片歡樂氣氛下結束。

請留意八月份接受學生獎學金申請之詳情,或瀏覽網站:www.aahc-cfl.org
 

Saturday, May 6, 2006

泰國新年--潑水節慶歡騰The Songkran Festival 2006


 
一年一度的泰國新年--潑水節於413日一連三天舉行,全泰國均攏照在喜氣洋洋的氣氛當中。象徵泰國新年正式開始,這也是泰國人行善積德、全家團圓的大日子。當中最具特色莫過於潑水儀式,為全年最炎熱的季節消暑降溫。節慶期間,所有人都用盡方法把水潑向別人,幾乎無人能倖免,有如大型的水戰。潑水的傳統習俗意謂著可以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利,重新出發新的一年。現在的潑水節則是趣味的成分居多,若被潑的全身濕淋淋的,千萬可別生氣喔!

 其實潑水節的傳統,並非只有泰國才有的。像是鄰近的國家如:緬甸、寮國與柬埔寨等,也都同時慶祝這個節日。 在這一天男女老幼都會穿著新衣,並帶著食物供品前往寺廟供奉和尚。到了413日下午,人們會清洗佛像,同時年輕的一輩要把芳香的水倒在長輩和父母的手中,代表對父母長輩的尊敬,並祈求保佑。

 我們在星期日於奇士美的泰國佛廟體驗了潑水節,中午到達泰國廟,充滿泰國新年氣氛,穿上傳統泰國服裝的女士隨處可見,售賣泰式食品和手工品攤販,兒童應潑水節習俗都玩得全身盡濕。泰國佛廟建築莊嚴,廟前豎立兩樽足有兩層高的泰式守護神像,更添佛廟的莊嚴

 進入廟堂前先要脫掉鞋子以示尊敬,步進廟堂已坐滿近五十多人,泰國僧侶正在頌經,廟堂正中安放一尊金光閃閃的大佛,佛像容貌慈祥,我坐於佛堂中亦感染那一份“禪”的味道。牆壁全是手繪的壁畫,看似是佛教的故事。


  來到泰國僧侶為民眾降福的儀式,五位大師坐於另一廟堂外,手上捧著銀水盆,水盆內有鮮花,在旁置有數個大小不同的小佛像。民眾都有秩序地排隊,各人手中拿 著小水盆,先以水清洗小佛像,再將水分別注於僧侶的銀水盆中,又或將水潑於僧侶膊上,僧侶替民眾賜福會以銀水盆內的水潑於他們頭上,有些甚會幸運地給僧侶 潑至全身盡濕。越濕便越有運行。

  大部分參觀完佛廟的民眾都捨不得離去,留在莊嚴的禪堂裡,有的三五成群落坐,以不同的主題討論修行或學佛的心得;有人輕巧的慢步經行、也有靜默的禪坐,而最多的是在四方不同的舍利子玻璃櫃前或佛像前稽首頂禮,或致敬或祈福。

有興趣前往參觀佛廟,地址:Wat Florida Dhammaram
2421 Old Vineland Rd.Kissimmee, FL 34746電話: (407) 397-9552

想看更多當日精彩的圖片,請瀏覽下列網址:http://www.asiatrend.org

環球片場熱帶嘉年華  熱情洋溢‧滿載歡樂


 天朗氣清的週六(4/22/06)早晨,參與了一個頗特別的商務早餐,環球片場為慶祝南美Mardi Gras舉辦一年一度嘉年華活動,誠邀三大商會參與,三大中佛州商會包括:美藉非洲裔商會(African-American Chamber),美籍亞裔商會(Asian-American Chamber),及南美商會(Hispanic Chamber)。

 經過一段輪候,停泊好車輛步行至環球片場大門,途上遇上很多身穿鮮艷色彩T恤的南美少年,原來這段日子正值他/她們的冬節假期,再加上南美青年慶祝十五歲的生日,好比我們慶祝十八歲步進人生另一個階段的大日子。所以每年四月尾進入奧蘭多各主題公園遊樂,是會遇上很多南美少年團的遊客,也即是說閣下需要花更多時間來輪候各機動遊戲。

 在大門外先要登記商會會員資料,由環球片場推廣部經理Judi負責,她是安排這次活動的。引領我們到二樓的貴賓接待處,豐富的早餐款待正設於此,美籍亞裔商會會長Rina已抵達協助招呼來賓,環球片場公關經理Jan親自款待一眾來賓,會員金文德醫生較我們還要早到。三個商會的會員藉此活動大家交換名片,互相認識了解對方,從而增加商機。美國商家從來都喜歡從各商會中尋找生意的機會,故此加入美籍亞裔商會的會員實在不少。

  美籍亞裔商會約有四十人報名此項活動,由於環球片場除了提供免費入場門票外,更提供家屬門票超優惠,此舉可讓各商會的家庭成員一同享受歡樂。吃過早餐便進 場遊玩,金醫生跟我們同行,由於週六遊人特多,大多的機動遊戲都需要花上近四十五分鐘的輪候時間。這次是我十年來第四次遊玩環球片場,大部份的設備早已嚐 試過,只選了兩個未玩過的機動遊戲:<木乃伊>及<MIB>。

 <木乃伊>真是一個刺激緊張的機動遊戲設計,坐上過山車先會遇上電影中的邪惡木乃伊,繼而進入電影中的驚險還環節,經歷一個看不清前路的過山車遊戲!<MIB>原來於上次已希望一嚐的,可惜那次剛好壞了。今次輪候了不足廿分鐘,相信是因為大伙兒都湧往大型過山車遊戲那一邊。<MIB>是個射擊外星人的機動遊戲,除了靠擊中外星人取分數外,更需與隊友一較高下,看誰會被擊中使到坐架飛船胡亂打轉。

  值得注意的一點,環球片場增設了大量儲物櫃,全用先進手指紋來作開關,目的讓遊樂客人們可更盡情,不用擔心所攜帶的貴重物品,會遺失於各類驚險刺激的機動 遊戲過程中。這真是一個很好的設計,既可降低遊客於遊戲過程中大量使用照相機和錄影設備(因為版權問題),又可免除攜帶沉重手提包和飲料等的不便。這項新 設施,應記一功。
 下午參觀了環球片場旁的冒險島樂園(Island of Adventure),那裡有更新穎的刺激機動遊戲設施,可惜因為工務缠身不得不回去工作。相信不久將來必會再次探訪。近年的工作實在太忙,很久也沒有進入主題公園,難得有此機會,既可參與商會的聚會,又可享受一整天免費的主題公園,這都是拜商會於美國人心目中的一定地位。
  美籍亞裔商會(Asian-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簡稱AACC)主要協助宣傳及推廣各美籍亞裔行業,透過座談講座及積極參與美國商貿推廣活動,從而增加一眾美籍亞裔行業的商機。欲了解AACC詳情請瀏覽網頁
奧蘭多特約記者Gary & Shally報導

跳出彩虹,一個千里追尋夢想的亞洲人的故事


奧蘭多芭蕾舞蹈團首位亞裔職業舞蹈員
Chiaki (安川千晶)
 小時候看過不少日本配音電視劇,吸引的劇情實在令我們感動。劇中女主角都是抱著不屈不杇的精神,去完成夢想,長大後雖然明白到那只是電視劇,現實生活中可是真的有其人存在著呢。以下是一位居於大奧蘭多市的日裔少女的故事。

  一般的亞裔母親都將自己的寄望或自己未能達成的志願,轉投於子女身上。出生於日本的千晶亦不例外。在她七歲時,她的母親便送她往芭蕾舞學校學習芭蕾舞。最 初的八年,千晶只默默遵從母親的意願,並未有考慮過對於芭蕾舞是否她的最喜愛興趣,更不會想像到芭蕾舞將會成為她的終身職業。

  直至某天,千晶從芸芸的學生當中,被老師挑選踏上舞台表演。這個重要的第一次為她帶來莫明的興奮和鼓勵,她感覺踏足舞台的自己,簡直判若兩人。她除了享受 觀眾的歡呼聲,她更渴望著每一次的表演機會。她深深的體會到芭蕾舞對她的重要性。除了她母親外,她的芭蕾舞老師對她的影嚮最為深遠,回憶老師經常稱讚中國 舞蹈家的專業精神,因此老師常採用嚴厲的教學方法,正所謂嚴師出高徒,千晶從未忘記這一位啟蒙老師的恩惠。當千晶十五歲那年,她第一次離開日本到Monaco接受訓練,這亦開展了她離鄉別井的生涯。

 直至十七歲那一年,她決定隻身前往紐約School of America Ballet繼續深造。從未將芭蕾舞視作作職業的她初嘗audition。因為她的特出表現,吸引了不少表演公司垂青。可是礙於她是只學生身份,不能容易受聘於美國工作。正當那個時候,接獲Orlando Ballet舞蹈總監Mr. Femardo Bujones致電千晶要求一個面試。當時千晶的處境是半供讀情況,由於外國留學生的學費高昂,紐約生活費亦偏高,當時她的收入僅足以維持,根本連購一張機票的額外金錢亦不足夠。正當她打消面試的念頭之際,她接獲位於佛州Gainesville的舞蹈學院邀請前往表演,這就註定了她跟大奧蘭多市有著不解的緣份。因利乘便於演出後,千晶順利參與面試,Mr. Bujones並未因為千晶只持有學生簽證而郤步,相反地他主動要求替千晶申辦工作簽證,目的只有一個,他認為千晶是一位可造之材。Orlando Ballet又實在希望有一位亞裔芭蕾舞員加入

 可惜的是,Mr. Bujones於年前因心臟病去世,千晶對這位有知遇之恩的已故恩師,有份深厚的尊重情義,生前的Mr. Bujones對千晶不下於一次的表示,他很欣賞及重不同民族和國家的民特性,他的思想帶領著Orlando Ballet走向多元化的路線,接著芭蕾舞團還多聘了 位亞裔團員。恩師的病逝對千晶是個莫大的打擊,她時刻僅記恩師的提點和賞識,希望沒有辜負恩師的一番心血對的栽培

 千晶於2002年意大利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勇奪銅牌,同年的Jakon比賽中進入決賽,對她來說,這是極大的鼓勵;Jakon比賽正好相比為芭蕾舞界的Olympic,目前她正積極練習預備參與今年六月舉行的新一屆Jakon大賽。

 對很多人來說,能夠將興趣轉化為職業是非常幸運的,千晶深明此道理,她努力不懈,從不放棄的精神,對於一位在異鄉從事藝術的工作者,付出的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還有需要放下對遠居日本故鄉的父母親和一同成長的朋友們的感情。

 她把握每個演出機會,凡事做到最好。難得的是她每年暑假定必抽空回日本,一則探望雙親,二則業餘教授日本新一代的小朋友,將自己於外國所學的新舞蹈方法傳授下一代,亦希望能帶給日本新一代年輕朋友一個榜樣,只要有決心,持之以恒,終有一天可以逹成理想。

 Visit Orlando Ballet website: http://www.orlandoballet.org/ 千晶將於5/12-5/14作下一次的表演,劇目名稱是”Raymonda” 。

訪問:Teri Mitchell
翻譯:大奧蘭多特約記者Gary & Shally

Wednesday, May 3, 2006

高寶來廣告週記 April 1 - 7

  星期日上午忙過國際風箏節活動後,回到公司為太平洋石業訂製的EZ宣傳架設計埋尾,自從推介本市商戶此產品後,大受歡迎,已接獲近十個訂單。當晚傳送設計回香港,星期四大清早便收到速遞公司送來的EZ宣傳架。不得不佩服香港人辦事的效率與幹勁。

  星期一,會見一間即將在奧蘭市中心開業的點心酒家李先生,實地看過正在裝修工程的酒家舖面,聽取了李先生的意見後,我們為李先生的新酒家訂下了全套的宣傳策略,並著手設計商標及堂食Menu

  星期二,跟Bank of American分行經理開會,再多兩間BA銀行會預留位置給我們派發雜誌。目前為止我們共洽談七間銀行派發「亞洲風行」雜誌。

  星期三,到奧蘭多市的911電話總部跟消防局長開會,跟他們講解我們會如何報導關於一位效力本市消防局的台灣籍女消防員訪問稿,他們很高興之餘還跟我們的亞洲風行雜誌買了一個招募亞裔消防員的廣告位置。

  星期四,安排了越南女子舞蹈團「4 Season」往市中心Pho Hao越南餐館實地拍攝廣告宣傳照片。Pho Hao年輕老闆Tam來自波士頓,深明廣告宣傳效益,他決定採用我們設計的一套全新廣告宣傳手法來增添客戶。

  星期五,忙了整個星期,晚上到羽毛球會輕鬆一番,接連多個星期冷清的場面不再,多位久未露面的羽毛球高手出現,跟他們練習對技術大有幫助。

  星期六,大清早八時便到東奧市某消防局拍照,是次拍攝由消防局長直接授權安排,眾消防員整裝配合,更開動局中消防車輛來配合拍攝。此篇訪問稿會於五月隆重登場。

Tuesday, May 2, 2006

International Folk Festival 2006.國際民俗藝文化術節2006/4/30

民族文化傳承海外‧悠閒假日全家歡樂‧國際民俗藝術文化節2006/4/30
奧蘭多特約記者Gary & Shally報導
 
風和日曬的星期六位於Casselberry大會堂旁舉辦了國際民族節,由Casselberry扶輪社主辦,主要協辦單位有Seminole CountyWashington MutualMike McLean。 文化藝術節廣邀各國民族藝術單位登台表演,民俗參展攤位及售賣其國家特色食品攤位合共五十個。參與民族有德國、意大利、愛爾蘭、依斯蘭、中東、土耳其、秘 魯、美國及美國原居民、中國、日本、越南、印度、非洲、利比亞、巴拿馬、危地馬拉、哥倫比亞、歌斯達尼加和墨西哥。節目由上午十時開始至七時,約有近千名 市民參觀。
  我們很榮幸地應大會邀請為中國代表單位,我們安排了近年曝光頻繁的書法家演達大師即場示範書法,中外人士皆喜愛其書法字,尤以許多美籍人士更為欣賞,他即 場書寫英文名書法字再配以名字的中譯版本書法。中國攤位內同時出售中國特色吊飾和古玉,還有免費的《亞洲風行》雜誌派發,故此吸引很多外籍人士前來詢問關 於風水學問題,亦有查詢中國餐館和泰國餐館的好介紹。亞洲食品攤位找來China GardenPho Viet Huong越南餐館,中國餐的春卷、炒飯和炒麵向來都最受歡迎,越南春卷和特色越南豆腐美食亦非常好賣。
 附近為日本代表Teri,她是日本書道與茶道專家,兼《亞洲風行》客席作者。Teri即場示範書道與茶道,她的日本朋友十分支持此文化推廣活動,一位日本琴高級導師遠道從邁阿密前來,連同她的兩位日籍女高足,皆穿上傳統日本和服示範日本琴,吸引大批愛好日本文化者跓足觀看,還要求和她們拍照留念。後面不遠處還有台灣原居民代表Tony Coolidge,他不遺餘力致力推廣台灣原居民文化。
 全日的精彩表演項目有近二十個,主要為音樂與舞蹈演出。中國代表為魏安琪女士與毛大增女士的二人舞蹈組合,她倆是認識廿年的好友兼舞蹈拍檔,穿上濃厚民族色彩服飾跳出一首「蘋果花舞」。 無須刻意經營,全心全意朝著藝術點出發,她倆精彩的大特寫圖片更被編印於《奧市日報》星期日副刊內。緊接下來由「龍之傳奇」表演中國傳統雜技,五位身手不 凡的小朋友,先以高難度「跳大繩」會觀眾,繼而上演有趣的翻騰雜技,小朋友精彩落力的演出獲得全場最多的掌聲。扶輪社還特意為雜技表演購置一張超巨型地毡 以作演出之用。
 「新世紀排舞」冠軍毛麟教授五人小組接棒演出,成員包括Ivan Mao, Cecilia Mao, Pearly Chen, Mason Xie and Danita Dohmler。合拍的舞姿加上悅耳的音樂,現場的觀眾都齊為他們喝采歡呼。「排舞」是近年十分流行的西方舞蹈,毛麟教授銳意創新,自創加編新穎舞步。如今次他演出的太極舞,實在混合著東西方元素集於一身,再由四位亞裔成員演出,再加上另一位美籍成員,國際文化大同的最佳典範 還有的亞洲國家演出單位有印度傳統舞,由六位穿著色彩鮮艷印度服飾小朋友分別演出兩種印度舞;另一項別開生面的演出為印度木偶劇,十位印裔小朋友,打鼓、講故事再加上由他們親牛製作的有趣木偶,道出一個印道民間小故事。
 其餘國家的民俗表演亦各具特色,現場很多觀眾跟我同樣地欣賞全日八個多小時的節目。大家都度過一個愉快的週末假日。期待明年「國際民族節」辦得更盛大。
想欣賞當天更多精彩圖片請瀏覽下列網頁:
www.asiatrendmagazine.com_Events Photos